导读:ERP的产生是企业为了不断适应变化的市场环境,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竞争力,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逐步发展起来的。
在20世纪40年代,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的复苏,企业的生产规模逐渐扩大。为了应对复杂的生产环境,人们开始关注库存管理。
订货点法是早期库存管理中的一种方法,其核心是通过设定一个订货点,当库存水平降至该点时,就发出订货单以补充库存。这种方法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关键要素:
订货点的确定
订货点的计算公式为:
订货点=单位时区的需求量×订货提前期+安全库存量
例如,如果某物料的需求量为每周100件,订货提前期为6周,安全库存量为200件,那么订货点为:
100×6+200=800
当库存降至800件时,就需要发出订货单。
安全库存的作用:安全库存是为了应对需求的波动而设置的。它确保在订货提前期内,即使需求高于预期,企业仍能维持运营。
订货点法的局限性:订货点法假设需求是相对稳定的,但实际上需求可能会因季节性、市场波动等因素而变化。此外,订货提前期也可能因供应商的生产能力、运输状况等因素而变化。这些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库存积压或缺货。
订货点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库存管理方法,通过设定订货点来触发订货行为,能够有效应对需求波动。然而,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,需要企业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。
传统的订货点法,是彼此孤立地推测每项物料的需求量,而不考虑它们之间的联系,从而造成库存积压和物料短缺同时出现的不良局面。MRP(物料需求计划,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)则通过产品结构把所有物料的需求联系起来,考虑不同物料的需求之间的相互匹配关系,从而使各种物料的库存在数量和时间上均趋于合理。
MRP是一种用于有效管理企业生产过程中物料需求的计划系统。20世纪60年代,美国的约瑟夫·奥列基(Joseph Orlicky)博士提出了MRP的概念。它主要用于解决生产制造企业如何在正确的时间、正确的地点、以正确的数量提供正确的物料的问题。以下是MRP的详细介绍:
1. MRP的核心概念
MRP是一种基于时间的计划系统,它通过分析产品结构(BOM,Bill of Materials,物料清单)和生产计划,计算出各个物料的需求时间和数量,从而生成采购计划和生产计划。
2. MRP的输入、处理和输出
输入:
主生产计划(MPS,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):规定了在特定时间段内需要生产的最终产品数量。
物料清单(BOM):详细列出了生产一个产品所需的所有零部件及其数量关系。
库存记录:记录了当前库存水平、已分配库存、在途库存等信息。
采购提前期和生产提前期:分别指采购物料和生产产品所需的时间。
处理:
毛需求计算:根据主生产计划和物料清单,计算出各个物料的总需求量。
净需求计算:从毛需求中减去现有库存和已分配库存,得到实际需要采购或生产的物料数量。
计划订单生成:根据净需求和提前期,生成采购订单和生产订单。
输出:
采购计划:明确何时、采购多少物料。
生产计划:明确何时、生产多少零部件。
库存计划:明确何时、补充多少库存。
3. MRP的工作原理
假设企业要生产100台电脑,每台电脑需要1个CPU、2个内存条和1个硬盘。主生产计划规定在第5周开始生产这100台电脑。MRP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:
毛需求计算:根据BOM,100台电脑需要100个CPU、200个内存条和100个硬盘。
净需求计算:假设当前库存中已有50个CPU、100个内存条和30个硬盘,那么净需求为50个CPU、100个内存条和70个硬盘。
计划订单生成:根据采购提前期和生产提前期,生成采购和生产计划。例如,如果CPU的采购提前期为2周,那么需要在第3周发出采购订单。
4. MRP的优势
提高库存管理水平:通过精确计算物料需求,减少库存积压和缺货现象。
优化生产计划:合理安排生产任务,提高生产效率,缩短生产周期。
降低成本:减少不必要的库存和采购成本,提高企业经济效益。
5. MRP的局限性
数据准确性要求高:MRP系统对输入数据的准确性要求极高,如库存记录、BOM等数据不准确,会导致计划偏差。
缺乏灵活性:MRP系统假设需求和提前期是固定的,难以应对需求的快速变化和不确定性。
仅适用于生产领域:MRP主要关注生产过程,没有涵盖企业的其他管理领域,如财务、销售等。
MRP是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基础,虽然它有局限性,但在特定场景下仍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。MRP系统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得到了广泛应用,但随着企业对管理需求的增加,MRP逐渐发展为MRPⅡ(制造资源计划),并在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演进为ERP(企业资源计划)系统,实现了企业内外部资源的全面集成和管理。
MRPⅡ(制造资源计划,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)是MRP(物料需求计划)的扩展和升级版本。它不仅涵盖了MRP的功能,还进一步整合了企业的其他管理领域,如生产、财务、销售、工程技术、采购等,形成了一个更为全面的生产管理系统。
MRPⅡ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了广泛应用,但随着企业对管理需求的进一步增加,MRPⅡ逐渐发展为ERP(企业资源计划)系统。ERP系统不仅涵盖了MRPⅡ的功能,还进一步扩展到企业的其他管理领域,如供应链管理、客户关系管理等,形成了一个更为全面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(ERP)。
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免责声明:本文系授权转载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本文内容为原作者观点,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